郑锅股份

钢铁行业烧结余热发电技术

发布时间:2023-01-13  浏览次数:

2009年12月29日工信部推出《钢铁企业烧结余热发电技术推广实施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即2010-2012年,投资超过50亿元,在全国37家重点钢铁企业,对82台烧结机推广实施烧结余热发电技术,以降低钢铁企业的能耗水平。今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求建立钢铁行业碳排放考核体系,预计余热回收利用将获得进一步推进。2010年4月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同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和实行税收扶持政策。

摘要:钢铁生产过程中,烧结工序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10%,仅次于炼铁工序而位居第二。因为以前余热回收技术的局限在烧结工序总能耗中,有近50%的热能以烧结机烟气和冷却机废气的显热形式排入大气,既浪费了热能又污染了环境。因此,采用新技术对余热余能进行利用就显得势在必行,而烧结余热发电就是一项利用烧结废气余热能源转变为电能的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该技术不需要消耗一次能源,不制造额外的废气、废渣、粉尘以及其它有害气体。随着近几年来余热回收技术的发展,钢铁行业的余热回收项目造价也大幅降低,同时余热回收效率大大提高,特别是闪蒸汽发电技术和补汽式凝汽式汽轮机在技术上的突破,为钢铁行业余热回收创造了条件。

从各个环节制造的余热资源种类来看,钢铁余热资源种类较为丰富,主要包含余压、烟气、煤气和显热等,其中煤气余热资源量较多,但目前煤气余热收集利用率较高,且为了煤气炼钢将呈下降趋势。因此在综合考虑余热资源量、余热品味高低、经济效益以及技术成熟度后,目前钢铁行业余热发电市场主要集中在干熄焦、烧结和转炉炼钢环节。

近年来,节能减排、调结构是钢铁行业的主旋律。《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也提出:到2020年,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全行业根本性脱困;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全面稳定达标,总量双下降;培育形成一批钢铁智能制造工厂和智能矿山。钢铁余热发电技术方面,则提出:全面推广烧结矿余热回收、钢渣高效处理及深度综合利用技术;重点推广烧结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高温高压干熄焦,超高压煤气锅炉发电,中低温烟气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示范推广竖炉式烧结矿显热回收利用技术,焦炉煤气初冷系统余热高效利用;前瞻性的发展炉渣余热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

钢铁行业烧结余热发电技术

钢铁行业烧结余热发电技术

钢铁行业烧结余热发电技术,(2)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全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先进装备水平的焦炉、高炉、转炉占总产能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9%、65%和61%。烧结余热发电机组已建和在建数量超150套,普及率超过30%;干熄焦、干式TRT和转炉干法除尘的配备率大幅度提高。总体来看,钢铁行业干式TRT、干熄焦、烧结余热发电等关键共性节能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钢铁行业烧结余热发电技术,2014年底,国家发改委能源所、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能源基金会(中国)、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联合对我国工业大省河北省的低品位工业余热开展调研工作,重点调研对象为175家具有较大生产规模的钢铁、水泥、焦炭企业,如图1所示。这些企业主要分布于石家庄、唐山、邯郸三个城市及周边地区。其中,唐山、邯郸两地钢铁企业云集,石家庄、邢台、唐山三地水泥企业密布。整个河北省的高耗能工业企业一东一南,呈掎角之势包围京、津。2015年10月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就调研分析结果发布了《河北省低品位工业余热调研报告》[4]。该报告指出,就调研对象而言,钢铁行业低品位工业余热量约4.4万MW,炼铁的余热量最大,占总余热量的49%,其次是炼钢,余热量占到总余热量的18%,炼焦、烧结、轧钢三个工序余热量差别不大,分别占总余热量的10%左右。水泥行业低品位工业余热量约2155MW,中高温余热发电的乏汽余热量最大,占总余热量的53%,窑尾烟气占18%,窑头排气占16%,回转窑壁面占13%。按照河北省平均供暖热指标40W/m2,基础负荷则为20W/m2,若仅仅回收4.6万MW钢铁、水泥行业余热中的50%,可以承担近12亿平米建筑的基础负荷供暖需求,远远大于河北省当地的用热需求,若能形成有效的区域性的联网,则可以为京、津两地输送热量。2015年10月2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余热暖民工程实施方案》[5](以下简称《方案》),该文件首次从中央政府层面鼓励并规范了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工程的实施。《方案》对低品位工业余热进行了定义,规定低品位工业余热包括100℃以下的液体、乏汽余热、200℃的烟气余热、400℃左右的固体显热,以及其他因热源分散、回收成本高等原因尚未充分利用的中高品位余热资源等。鉴于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的特点,《方案》提出了要在全面了解当地供暖概况、余热资源的情况下,充分运用适用于余热暖民工程的优化技术和方法多热源的匹配优化方法、高效余热采集技术、输配技术、末端降低回水温度技术、热源调节备用策略等,目标到2020年利用低品位工业余热替代传统燃煤供热达到20亿平方米以上规模,减少供暖用原煤5000万吨以上,并在150个市(县、区)建立示范工程。

本文网址 http://www.youqiguolu.com/news/3143.html

------------------------------------------------------------------------------------------------------------------------------------------------------------------

推荐阅读

在 线 订 购

相关评论

来自【河北】的用户

买了郑锅的生物质蒸汽锅炉,运行非常稳定,打算再买一台15吨的燃气蒸汽锅炉,没去别的厂家考察,直接去了郑锅,对于郑锅的信赖来自多年用户的体验。


来自【湖北】的用户

我这边是一所大学,10年在郑锅买了一台20吨的燃气热水锅炉,已经用了好几年了,中间有什么问题,他们的技术人员随叫随到,积极的解决问题,还耐心的讲解使用注意事项,谢谢,非常棒的企业。


来自【广西】的用户

高效节能是目前锅炉设备必不可少的,也是用户最大的需求,作为发改委高新节能推广目录第一名的得主,相信郑锅集团一定有自身的优势。


来自【北京】的用户

经常见到有外国友人去郑锅考察,听说他们国外市场做的很不错,国内市场更不多说,市场占有率给出高,服务也不错。


来自【河南】的用户

听说郑锅以前是国家单位,后来改制了,改制以后效益更好了,每年卖出去很多锅炉,经常看到郑锅发货的车从四环经过,大大的郑锅logo很气派。


来自【河南】的用户

无意间在百度搜到郑锅,从企业介绍到图片的展示,感觉企业很有实力的样子,实地考察了以后,发现真的很棒,值得合作。